旗山大溝頂商圈現在的樣貌 |
從1900年代的亭仔腳,到1920年代的旗山立面洋牌樓,兩次現代造街運動奠定了旗山市區市街特殊的景象,而後,隨著日軍戰敗台灣光復,1960年代,香蕉產業外銷再度興盛、高雄港國際的貿易以及舶來品的降臨,讓開始了第三次的造街運動,也是旗山經日本統治後,第一次由華人政權發起的都市更新。其中旗山「永安街」,就是一條當時發展出來的特色街道。
旗山大排有成為旗山清溪川的潛力 |
一支在河道上的「老街」,反映了是台灣人當時的特殊社會氣息。街屋的空間是小家庭的空間,1樓做店面,後面是簡便的廚房空間,2樓是以木造建材為主的結構,有兩間房間分做主臥與孩童房間,中間以木梯做為連結。建築沒有台灣騎樓的樣式,而是採用遮雨棚的方式建造,因此走在永安街上,還是可以避免逛街時被雨淋的機會,逛街逛到一半,客人不用躲西北雨,有舒適的購物環境。
其中,建築最有特色的是遮雨棚,棚架以旗山五分車鐵軌焊接而成,在「賽落瑪」颱風以前是一樓高的高度,而後因為風災影響,將原先的一樓遮雨棚,改建至二樓,感覺挑高更有高尚的感覺。
其中,建築最有特色的是遮雨棚,棚架以旗山五分車鐵軌焊接而成,在「賽落瑪」颱風以前是一樓高的高度,而後因為風災影響,將原先的一樓遮雨棚,改建至二樓,感覺挑高更有高尚的感覺。
大溝頂的建築早期為拉門式設計,以木門為店的門面,由於位置在警察宿舍旁,因此治安良好,從耆老口中得知,早期都是夜不閉戶的狀況,而後隨著宿舍的遷移,台灣經濟起飛後出現的社會問題,大溝頂附近的治安也逐漸走下坡,各店家才又裝置鐵捲門,防範小偷光顧。
大溝頂店家一覽圖 |
這樣的商店街,黃澤祥先生表示,全部建築共33間商屋,其中商家種類繁多,但多半與舶來品有關,當時民國45年,和服裝、飾品類的商家就有7間,另外還包含了西藥房、鐘錶店、雜貨店、飯店、米店、針車行、美容院、國術館、助產士、代書、診所、書局、小說店、水電行、鳥店、相館等商家琳瑯滿目,內有旗山最早的書局「文山書局」,也有旗山傳至第三代,最老的印章店「心影印房」,都各據特色。更值得一提的,當時為於第七間到第九間商屋的南松飯店,則是三間連間的方式經營,經常有當時的上班族共同在此洽商用餐,和老闆吃飯,可說是旗山人共同的記憶。
警察局長官舍藏在香蕉樹叢中 |
永安街,現在沒落等待重新營造起特色 |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842台灣高雄市旗山區永安街
離開大溝頂來到大都市已近50年思古幽情無限懷念當年女裝社今已不存在
回覆刪除真的非常可惜~ 但是女裝阿姨還在,還可以跟其他老師傅訂購女裝喔~
回覆刪除中人政權
回覆刪除陳菊強拆毀地方文化的可怕
刪除https://ourisland.pts.org.tw/content/2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