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2020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2020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-01-15

年節限定!【金蕉甜粿】黑金、黃金火熱開炊(香蕉年糕、手工、旗山舊北蕉製作,偶不會太甜的又很Q彈)


「金蕉甜粿」是旗山傳統的美食,聽阿公阿嬤說,早期旗山地區有不少蕉農,將香蕉跟自家米食文化結合,做成金蕉甜粿,在初一十五、過年過節做為謝天謝神的手伴。

台青蕉跟蕉農阿嬤學習,以糯米研磨脫水混合香Q的舊北蕉,再進入蒸籠炊熟透裝模,傳承地方精神,表現出旗山甜粿特色。香蕉的香甜與糯米反覆搓熟,成為爽口的地方風味,一口接一口,是過年團圓人人懷念的好滋味。


2021-05-19

辦桌職人風景! 高雄旗山小鎮「刀子師」的故事

 車外冬季的夕陽在山頭隱沒,我們順著旗山街區往北,在一間頂著灰白日光燈的瓦房停下,燈管旁環繞著飛蛾,在光 影散射下更能感受木造瓦房的歷史感。 燈下站著一位身穿灰色小碎花,背脊微彎的阿嬤,她手拿飯匙來回走動,身體 向前踏著輕快小碎步,一邊招呼木桌喝酒的客人,另一邊開蓋飯鍋處理其他客人的料理,手腳俐落的身影在孩童眼中有些帥氣。這是一間90年以上歷史的「飯桌仔」,用料理陪伴外地人留下在地的鄉愁。


飯桌仔是旗山小鎮庶民外食的經典!不是自助餐,卻備好一碗公、 一碗公的料理給客人夾取;不是麵攤仔,但店內賣多樣的麵食、粄條與米粉;不是清粥小菜,但早上也會賣粥品與醬菜。飯桌仔的多功能性,源於小鎮庶民工作的多樣性,清晨農工米食的飲食習慣、中午逛完菜市場的旗山居民、晚上家庭的聚餐或學生族群,從中可見不同職業的飲食生活。

金長興飯桌。
金長興飯桌。

2020-12-16

台青蕉樂團2020新單曲-你是司機我人客

 世界上能夠擁有真心的陪伴,莫過於在自己嚮往的家鄉





🚌誰是你一路上的司機,你又是誰路上的人客
一路上回到鄉村,無論陰晴圓缺

我們一直有家的陪伴
有家人的照顧
有另一半的體諒
有孩子的成長
有客人跟我們一起茁壯
誰是會跟你你一起慢慢緩慢前進的伴侶呢?
歡迎把影片傳給你的司機跟人客,跟他們說:「在人生的旅途上,作夥歡喜相找」
讓我們繼續前進,走出台灣鄉村的特色音樂。

2020-04-15

||小鎮專門店系列|| 旗山小鎮四大天王 搖擺著過往的特色產業

圖為枝仔冰城往昔舊照。(枝仔冰城提供)
身為旗山人,如果不知道風靡旗山的四大特色店家,會被老人家在心裡笑話。在民國50年代,各踞一方的產業就是「枝仔冰城」、「米粉亮」、「冬瓜春」與「芎蕉廷」,當年講到這4個傳統產業的代表,無人不知無人不曉。號稱大王不是沒有原因的,賣最多、賣最好絕非最重要的,要當「大王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,對地方的貢獻與白手起家的過程。
旗山在日治時代逐漸興起,日本人多利用旗山當據點,深入前往高雄山區運送物資與開墾荒地,製冰代表食物保存的後援,當台灣成為日本皇軍的南進基地,各地製冰業就紛紛展開。製冰需要電力,1908年美濃竹子門發電廠開始運轉,1914年開始提供穩定的電力到旗山地區。除了糧食相關,日本人追求落葉歸根的習性,也是製冰廠設立的原因。說來可怕,但每次聽旗山老人家說,日本人在台灣過世,大體以冰塊冷凍在旗山太平寺助念後,過了太平橋,到旗山火車站送到港口,再回到日本安葬的過程,完全可以感受那個年代對於製冰產業的各種需求。

2020-03-04

小鎮專門店:跟著旗山的27道職人風景,來一趟台灣古早味的紙上行旅,首波新書講唱分享活動開跑-台北、高雄


因應武漢肺炎,本活動全面延期,如有不便之處還請見諒!

或者書店(新竹) 06/06(六) 14:00-16:00
邊譜書店(台中) 06/13(六) 1400:-16:00
新星巷弄書屋(桃園)  06/19(五) 19:00-21:00
高雄SOGO誠品講唱 Ft.百工裡的人類學家  06/16(二) 19:00-20:10
高雄大遠百誠品講唱 06/28(日) 15:00-16:00


在故鄉種下青春  翻轉地方的青年團體台青蕉 娓娓訴說27道影響台灣人一生的美麗風景

《小鎮專門店》中介紹了許多留存至今的小鎮行業,以旗山為代表,娓娓訴說27道曾經影響台灣人一生的美麗風景,這些專門店不僅是過去食衣住行的生活縮影,他們不願向生活低頭、堅持不懈的職人心情,更代表了台灣人胼手胝足的打拼精神。 

在書中,你會看到堅持做能用一輩子刀具的打鐵師,卻不擔心沒有生意上門;
幫人拍寫真的相館老闆,背著巨大的照相機陪客戶上玉山拍照留念;
開飯館的老闆,半夜有客戶上門依舊睡眼惺忪開門炒菜;
做鋤頭的師傅連100克的重量差異都要斤斤計較,堅持不願量產;
辦桌一次要耗費三天,包括準備材料、現炒和最後一天鄰居感謝祭;
做棉被從早到晚一天只能做兩條,還有修理棉被服務;
開米店最重誠信,賣米像在賭博,下手買錯現金流可能馬上就卡住。
還有小鎮文化背後的故事,像是源自旗山的台灣味枝仔冰,以及下班放學必去的重要交際場合——冰果室。

天氣炎熱,加上早年製冰與製糖業發達才發展出這樣獨特的文化,而這些過往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,日本人為了保護物資而產生大量低溫保存的需求。
2008年台灣香蕉外銷日本市場跌破一萬噸,曾經火紅的產業逐漸式微,而左手玩樂團、右手賣香蕉的台青蕉搖滾樂團也在這年成團。年紀輕輕就返鄉,用熱血翻轉地方,關心公共議題,用青春保存地方產業、維護昔日文化。歲月積累,這次他們用《小鎮專門店》譜一曲台灣謳歌,歡迎一同來搖旗吶喊。


熱門文章